本文目录
企业采用实地清点法清查库存现金,将现金实有数与现金日记账相互核对,如有账实不符,涌现现金盘盈盘亏,要进行相应账务处置。
如果现金涌现盘亏,即现金缺乏,会计核算中可能会涉及到待处置财产损益账户,库存现金账户,管理费用账户,其他应收款账户,营业外支出账户。
现金溢余现未查明经同意作分录
借:库存现金
贷:待处置财产损溢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溢(现金溢余)
现金缺乏现未查明经同意作分录
借:待处置财产损溢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溢(现金缺乏)
贷:库存现金
现金溢余实际无法查明,经同意结转当期损益作分录
借:待处置财产损溢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溢(现金溢余)
贷:营业外收入—现金溢余利得
现金溢缺乏实际无法查明,经同意结转当期损益作分录
借:营业外支出—现金缺乏损失
贷:待处置财产损溢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溢(现金缺乏)
当现金不足时,首先进行账务处置,查清原因能力补给现金,会计分录为
借:待处置财产损溢—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溢
贷:库存现金
同意处置后:
借:其他应收款——应收现金缺乏款((XX个人)或应收保险赔款
管理费用(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)
贷:待处置财产损溢—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溢
企业每天都要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算,发觉现金缺乏时,借记待处置财产损溢科目,贷记库存现金科目。分析研究决定处置时,应由出纳负责赔偿的部分,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,同时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,借记管理费用科目,贷记待处置财产损溢科目。吃一堑,长一智,企业应完美现金管理制度,防止现金缺乏。
现金余缺是指计划期现金期末余额与最佳现金余额(又称幻想现金余额)相比后的差额。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现金持有量,说明现金有过剩,应设法进行投资或归还债务;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,则说明现金缺乏,应进行筹资予以补足。
每日清查现金收支时,属于现金缺乏的,应按实际缺乏金额,借记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”,货记“库存现金”;属于现金溢余的,做相反分录。查明原因后,差异按以下情形处置:
1、现金缺乏,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。借“其他应收款”(某个人,或某保险公司)贷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,依据管理权限,经同意后借“管理费用--现金缺乏”,贷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”。
2、如为现金溢余,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。借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贷“其他敷衍款--敷衍现金溢余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,经同意后,借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”,贷“营业外收入--现金溢余”。扩展材料现金清查会计分录的案例甲企业清查发觉现金溢余2000元,经细查发觉该企业出纳在支付工资时少支付王某1500元,其余500元不能查清原因做出分录甲企业清查发觉现金溢余2000元,经细查发觉该企业出纳在支付工资时少支付王某1500元,其余500元不能查清原因1、发觉溢余时借:库存现金2000贷:待处置财产损益—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20002、经查后处置时借:待处置财产损益——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2000贷:其他敷衍款——王某1500营业外收入500
现金余缺是指计划期现金期末余额与最佳现金余额(又称幻想现金余额)相比后的差额。
盘算公式:期末现余额-最佳现金持有量
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现金持有量,说明现金有过剩,应设法进行投资或归还债务;。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,则说明现金缺乏,应进行筹资予以补足,期末现金余缺额的盘算公式为现金余缺额=期末现金余额-最佳现金持有量
=(期初现金余额+预算期现金收入-预算期现金支出)-最佳现金持有量
=期初现金余额±预算期现金收支差额-最佳现金持有量
每日清查现金收支时,属于现金缺乏的,应按实际缺乏金额,借记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”,货记“库存现金”;属于现金溢余的,做相反分录。查明原因后,差异按以下情形处置:
1、现金缺乏,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。
借“其他应收款”(某个人,或某保险公司)
贷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
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,依据管理权限,经同意后借“管理费用--现金缺乏”,贷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”。
2、如为现金溢余,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。
借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
贷“其他敷衍款--敷衍现金溢余
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,经同意后,借“待处置资产损益--待处置流动资产损益”,贷“营业外收入--现金溢余”。
"
添加客服微信,获取相关业务资料。